1929年,年仅25岁的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第一个“北京人”头盖骨,轰动全球!1936年,贾兰坡又在11天内发现了3个“北京人”头盖骨,再次震惊世界!1941年, “北京人”转移至美国“避难”途中,日本突然偷袭珍珠港,太平洋战争爆发, “北京人”从此神秘失踪。其后60多年来,中外众多相关机构和人士对“北京人”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追踪寻找,可至今扑朔迷离,下落不明。
作家李鸣生以15年的艰辛努力,寻访调查了上百名中国、美国、日本、韩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加拿大、比利时、以色列等国的科学家、学者、老兵、特工、记者等当事人和知情者,研究、查证了国内外大量史料,数易其稿,终于写出这部纪实文学力作。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,集思想性和故事性于一体,讲述了近百年来“北京人”从发现到丢失、从丢失到寻找的全过程。作品文笔老到,情节引人,悬念迭起,颇有文学和史学价值。
寻找“北京人”,不仅仅是为了寻找几个头盖骨,同时也是为了寻找祖先的血脉、民族的根基、人类的源头,以及失落的精神、失落的尊严与失落的自信。因此,我们今天寻找“北京人”,如同当年发现“北京人”一样,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。
作者简介:
李鸣生,1956年生于四川。1974年入伍。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。现居北京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。近20年主要从事“航天文学”创作。已出版各类作品20部。
主要作品有:中篇小说《火箭今夜起飞》、《花太阳》;长篇报告文学“航天五部曲”(《飞向太空港》、《澳星风险发射》、《走出地球村》、《风雨“长征号”》、《远征赤道上空》)、《中国863》、《国家大事》;“李鸣生专访”系列:《与智者聊天》、《毛泽东的随行摄影记者》;电影纪录片剧本《东方神舟》;电视剧《长征号今夜起飞》;专题片《血印》、《祖国不会忘记》、《军旅人生》。
其作品《走出地球村》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;《中国863》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;《中国863》、《天路迢迢》分别获中宣部“五个一”工程奖,三次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,以及中国图书奖,巴金文学院优秀作品奖、冯牧文学奖,全军文艺奖,《当代》文学奖等20余次。
......展开全部